鄭州大學

《科技日報》專訪新冠小分子口服藥發明人、我校常俊標教授

發布時間:2022年10月28日 信息來源:科技日報

《科技日報》專訪新冠小分子口服藥發明人、我校常俊標教授

2022-10-27 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 



無癥狀輕癥多、或能自愈,新冠治療還需要口服藥嗎?

新冠防控熱點問題專家權威解答⑤


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

近期,我國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反彈外溢,無癥狀感染者連日來新增較多。有觀點認為,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以無癥狀和輕癥居多,大多數人沒有表現出癥狀,即便是輕癥也能自愈,因此不需要藥物治療。真的是這樣嗎?

科技日報記者就此聯系采訪了新冠小分子口服藥發明人、鄭州大學常俊標教授,請他談一談小分子藥物進入身體后有什么用?抗病毒為什么需要小分子藥?
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記者:小分子藥物進入身體后有什么用?

常俊標:盡快清除病毒是小分子藥物進入體內后的最主要“任務”。我們設計這個小分子,就是要把入侵體內的病毒消滅,讓它們不能在身體里“攻城略地”。小分子藥物及時治療,能夠最大限度縮短病毒在人體內的時間,不僅有效避免了再傳播,也減小了其變異的可能。

抗病毒小分子藥物研制是通過化學分子的設計、結構的修飾和優化,達到阻斷病毒在體內“破壞”活動的目的。武漢疫情期間,阿茲夫定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醫院開展過科研臨床研究,具有能夠讓確診患者快速轉陰、久治不愈患者轉陰的救治效果,且安全性良好。基于這些療效,以及后續開展的嚴格的臨床試驗數據,7月25日,阿茲夫定片獲批用于治療新冠,8月9日被納入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(第九版)》,3天后被納入臨時醫保,馳援疫情防控一線,陸續運抵河南、海南、新疆等地。

記者:大家認為拖一拖,靠免疫系統也能清除病毒,為什么還需要小分子藥物呢?

常俊標:人體免疫系統與病毒的較量由來已久。為什么說是較量呢,因為是動態的。免疫系統能消除病毒,但很多研究也表明病毒會應變、會逃逸。新冠病毒是RNA病毒,RNA病毒的逃逸機理此前《細胞》等期刊也揭示過。

兩年多以來,新冠病毒就呈現出了很強的變異和免疫逃逸能力,“過氣”毒株激發的中和抗體對新的主流病毒中和能力減弱。

為了不分“老”“新”瓦解病毒,達到有效清除病毒的目的,阿茲夫定瞄準病毒的核心之一RNA聚合酶(負責病毒基因組復制和病毒基因轉錄),抑制這種酶的工作,有效殺滅新冠病毒的各種變異株。臨床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,結果顯示其對新冠病毒變異株(阿爾法、貝塔、德爾塔、奧密克戎)有很好的療效。

與此同時,我們對化學分子精雕細刻,以獨特的結構解決了核苷藥物半衰期短的問題,延長了藥效。定向優化還提高了藥效、減少了用量。阿茲夫定治療新冠每人每天只需要5毫克,這個用量僅為抗病毒藥物常規用量的百分之一。

記者:什么樣的新冠患者可以使用阿茲夫定呢?

常俊標:國內外的臨床數據通過病毒載量和臨床獲益作為評價指標,全面、綜合評價藥物療效。臨床試驗結果證實,阿茲夫定對新冠肺炎輕、中癥患者均展現出良好治療效果,安全性好。

記者:臨床研究團隊此前披露,阿茲夫定還能有效地保護免疫系統,是這樣嗎?

常俊標:實際上這也是阿茲夫定的一個獨特優勢。在動物試驗和健康人的臨床試驗中,我們發現阿茲夫定服用后很快會在血漿中消失。進一步探究發現,它們轉移到外周血單個核細胞(和白細胞差不多,與免疫息息相關),其中以CD4T細胞中濃度最高,這意味著阿茲夫定不僅能清除外周血中的病毒,還能在免疫系統中不斷緩慢釋放活性代謝物,持久清除病毒,達到“標本兼治”的效果,這也是目前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的一個新機制。

記者:這種新機制是不是意味著阿茲夫定有長效抗病毒作用?

常俊標:目前的研究為長效性提供了佐證。在阿茲夫定抗艾滋病的研究中也呈現了該機制,Ⅱ期臨床試驗中我們發現無論用2mg還是4mg效果都非常好,這個現象給我們和臨床大夫帶來困惑,我們猜想可能存在獨特的作用機制。于是開始在動物身上進行機制研究,為了盡快得出結論,我們通過醫院科研倫理也自主招募受試者,觀察其在正常人體內的實際分布情況,結果是該藥物在外周血單個核細胞(PBMCs)中的半衰期超過120個小時。我和我的研究團隊成員都報了名,分析得到的結論對臨床試驗結果給予了合理解釋,為阿茲夫定作為長效口服抗病毒藥物提供了可靠依據。

由于其特殊機制,阿茲夫定在靶細胞內半衰期超過120個小時,也有望成為未來預防新冠肺炎的首選藥物。


媒體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82bJ8umsxallZJ7ouLDuw


分享
AV不卡蜜桃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,精品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久不,久,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